依據歐盟施行的個人資料保護法,我們致力於保護您的個人資料並提供您對個人資料的掌握。
按一下「全部接受」,代表您允許我們置放 Cookie 來提升您在本網站上的使用體驗、協助我們分析網站效能和使用狀況,以及讓我們投放相關聯的行銷內容。您可以在下方管理 Cookie 設定。 按一下「確認」即代表您同意採用目前的設定。
電費為養殖漁業主要生產成本之一。尤其在夏季,為因應高溫、急降雨造成水質驟變,需使用增氧與抽水設施來穩定水質;颱風期間,長時間的強降雨造成臨時性的緊急抽水需求,這些都是常見的大量用電。根據統計,養殖漁業電費約占總生產成本二至四成。雖然這數字會因養殖種類而有所改變,不過電費實為養殖漁業最沉重的成本之一。
為了改善水產養殖業大量用電的問題,許多廠商針對增氧設備及魚塭管理系統提出不同面向的節能方案。蘭芯,也是其中一員。蘭芯系統成立於2019年,以開發節能變頻軟硬體解決方案為目標,希望提升台灣工、農、漁、牧業自主可控技術。成立之初即專注開發用於農漁牧業高效節能馬達的智能變頻器,相較於其他物聯網控制系統只能做設備開/關控制,蘭芯推出的獨家智能變頻器不需透過主機(IPC/PLC),可自行按照智慧排程運轉達到更高節能效益、簡化設備維護。經由智能變頻器群組布建,即可形成完善的物聯網雲端控制系統,做整場域及跨場域的智慧化升級。獨家智能變頻器現已完成許多產品應用,例如大功率BLDC負壓扇、養殖增氧機、節能空調變頻方案等。近兩年來,蘭芯投注心力於養殖漁業軟硬體方案,已全部進入量產。
智能增氧機是蘭芯應用在智慧養殖的初階產品,可以透過手機遠端遙控、調整轉速及設定排程。智能增氧機採直流變頻馬達,搭配塑鋼減速機,最長可達300公尺馬達布線。在節能方面,蘭芯智能增氧機在2020年取得成功大學綠色產品檢測實驗室的節能效率認證,與傳統水車相較,可省下40-45%的耗電量。
蘭芯智能養殖雲端系統則為全方面智慧整合系統,可進行遠端操控、智慧排程、狀態監控及異常回報,使養殖智慧化,協助漁民提升養殖管理效率、節省人力及災害預防。此系統整合蘭芯自有軟體,可遙控增氧機、投料機、抽水機等多種養殖設備。運用智能養殖雲端系統APP可以設定群組、進行設備群組化管理及聯動控制。此外,還有智慧排程控制模式,支援各設備定時、計時、定值設定及動態運轉調整,節電效果更明顯,最高可達到60%的省電量。用戶可依情境作排程規劃,在夜間採高速轉動,增加溶氧量;白天調成低速運轉,活化水質,創造優良養殖環境。
導入蘭芯智能養殖方案,可輕易達到智慧、省工又節能的產業升級需求並順應政府推動農業淨零碳排。期盼透過智慧化養殖,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整體產值的同時達到節能減碳,促進產業升級、環境永續發展。
蘭芯系統已完成大面積(超過30甲)、高密度養殖場域佈建,其中不乏高經濟養殖場,像是鰻魚養殖場全區採用蘭芯智慧節能系列產品。此外,還有泰國蝦養殖業者,總共7台水車用量,其中5台去年更新為蘭芯智能高效水車(增氧機),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省下超過55%用電量。由此可見更換智能增氧機對於節電有立竿見影之效。
更多訊息
本報告旨在探討目前在台灣合法允許使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種類與名稱。同時,將深入研究這些植物生長調節劑在台灣智慧農業上的應用,並探討如何利用IOT感測器、數據分析等技術來輔助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精準施用。
台灣農業不僅是糧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國內經濟與出口貿易的關鍵基石。儘管面臨可耕地有限、氣候變遷與農村高齡化等挑戰,台灣仍成功發展出高效且高度技術化的農業體系。現今,透過智慧農業、自動化技術與永續耕作方式,農業正邁向現代化轉型,以提升產能、降低人力依賴,並強化抗風險能力。
在全球範圍內,對動物蛋白的需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這主要是由於世界人口的持續攀升以及人們飲食習慣的轉變。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口從低收入轉向中高收入,他們對肉類、家禽、乳製品和魚類等動物源性食品的消費量也隨之增加。為了滿足這一日益增長的需求,畜牧業面臨著提高生產效率和產量的巨大壓力。
張市長表示,首先恭賀平鎮區農會擺脫疫情的困境,財務狀況穩定發展;同時成功與在地農民攜手開發琳瑯滿目的新創農產品,去(113)年成功舉辦了「首屆蘿蔔節」,也開發了由有機「黑葉白菜」製作的「神農水餃」及以酸菜和梅干菜製作的「客家包子」。市府將與平鎮區農會持續合作,協助地方農業的智慧升級、青農的輔導及年長農友的照護,讓平鎮區農業更加蓬勃發展。
印尼最大農民組織、農民協會副祕書長翁芷瑋表示,糧食安全是總統普拉伯沃的重要政策,如營養餐食計畫等也涉及農業領域,他指出,台灣有先進的農業技術和優良種子,期盼增進印尼和台灣農業合作。
碳費制度於今年上路,依據「碳費收費辦法」的規定,碳費徵收對象在明(115)年5月時,就要依114年全年度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計算並繳交碳費。環境部表示,經過調查,約有8成的徵收對象有意願提出2030年的指定減量目標與自主減量計畫的申請,以適用每公噸二氧化碳當量50元或100元的優惠費率。
農業部今天指出,台灣農業部與荷蘭農業部舉辦農業合作會議,兩國首次匯聚政府及產業力量,未來將聯手推進未來食品,透過積極合作,搶攻低碳、替代蛋白相關市場。
對於人類而言,養殖魚正成為可與肉類相匹敵的蛋白質來源。全球養殖魚産量30年間增至4倍以上。産量超過了牛肉,逼近豬肉和雞肉。
隨著全球暖化加劇,各國致力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農業部門作為排放來源之一,需要透過低碳畜牧、負碳農法、資源再利用及綠色技術等策略達成永續發展目標。此外,精準農業、可再生能源與廢棄物再利用技術也能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改善土壤及水質,促進農產品品質。文章以台灣及國際案例說明具體應用,例如台灣的農食循環工廠和日本的碳交易制度。